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作者:陈泽婉
文章来源:星火网校
最新编辑时间:

  历史是很多同学都容易忽略的学科,七年级上册历史需要同学们记忆的知识点有很多,因此做好总结整理工作很重要。接下来分享的这篇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同学们预习或者复习都用得上。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丝绸之路


  1、张骞通西域: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了解了西域的情况,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为了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2、陆上丝绸之路(以主要运输丝绸到西方而得名):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的大秦。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时):中国东南沿海港口——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半岛南端、斯里兰卡。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以少胜多的战争


  1、巨鹿之战

  形势: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

  概况:公元前207年,项羽击败秦朝主力军

  影响: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战争所取得的一场巨大胜利。它基本上摧毁了秦军的主力,扭转了整个战局,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

  2、官渡之战

  背景:东汉末年,北方军阀长期割据混战,社会生产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概况:公元200年,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的大军。

  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3、赤壁之战

  背景: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进一步统一全国。

  概况:公元208年,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

  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4、淝水之战

  形势:司马睿重建晋朝,史称“东晋”。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概况:公元383年,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影响: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千古明帝


  1、秦始皇的功绩:统一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上采取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交通上车同轨,开灵渠;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

  秦朝的暴政使社会经济严重破坏,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

  2、汉武帝的功绩: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建立刺史制度,监视地方官吏、豪强;经济上中央统一铸造五株钱,实行盐铁官营和专卖,增加财政收入;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在对外关系上派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加强西域和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这些措施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汉武帝是我国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3、北魏孝文帝的功绩: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交融。

  改革措施:迁都洛阳;改说汉语;改穿汉服;改用汉姓;鼓励与汉族联姻;用汉制,学汉礼。

  评价: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改革家。他顺应历史潮流,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坚持改革,促进民族融合,促进了社会发展。

  上文总结整理了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其实不仅仅是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初中历史的学习以背诵为主,可能会比较枯燥无聊,希望同学们能坚持下来,先培养自己对学习历史的兴趣,慢慢的就能提高历史水平了。

延伸阅读

议论文阅读理解知识点汇总和答题技巧总结

  议论文是一种剖析事物,发表意见的文体。为了帮助大家可以快速读懂议论文,小编将议论文阅读理解知识点汇总和答题技巧总结成下文。  议论文阅读理解知识点  议论文阅读理解相对其他文体来说难度稍高,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基础知识点:  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3、论据是指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论据有两种形式: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事例、史料、统计数据等;道理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  4、论证指的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沟通论点和论据之间的桥梁。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论证,理论论证,因果论证。  议论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1、论点可以直接提出,也可以隐含在文中。中心论点的识别方法:一看题目,题目中有谈、论、说、议的一般是论题;二看首尾,首尾的中心句可能是论点;三看是否是明确的判断;四看是否统帅全文;五看论据证明的观点。  2、论据类问题有3个答题要点:明确论据类型;具体分析作用;围绕中心论点补充论据。  3、论证方法类问题的答题要点:论证方法+观点+效果。  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对比论证:通过对比突出强调某一观点。  4、开放性题目的答题要点:找准文章的论点;结合全文阐述论点的由来;联系实际,运用合适的论据分析;提出个人的设想或发出号召。  以上就是议论文阅读理解知识点汇总和答题技巧总结。语文考试中如果遇到议论文,不要慌张,运用今天学到的议论文阅读理解知识点和答题技巧就能轻松解决了。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朝代的更替是很多同学学习历史的痛点和障碍,为了帮助初中生们学好历史,小编将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成下文,重点罗列了这一学期所学的朝代更迭,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夏商周时期  1、夏朝(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商朝(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3、西周(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西周。  4、分封制。目的: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意义: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秩序。实质: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弊端: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  5、东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和和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两个时期。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秦灭六国  1、秦统一全国的原因: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商鞅变法的成功;秦王嬴政雄才大略、任用贤人,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2、秦朝的建立:公元前221年。  3、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4、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政治上: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交通上:车同轨,开灵渠;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  5、秦始皇最大的功绩:统一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6、灭亡:陈胜吴广起义,又名“大泽乡起义”。  背景:秦朝的暴政使社会经济严重破坏,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  爆发: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率众起义,揭竿而起。  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汉朝  1、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争夺帝位。  2、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3、秦亡汉兴的启示:秦因统治者统治残暴、人民生活困苦而灭亡,汉初的统治者,都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启示:政府要重视民生,以人为本,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  4、西汉的灭亡:公元9年,王莽夺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5、东汉建立: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6、黄巾起义: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政腐败,灾荒连年,社会动荡,184年张角领导农民起义爆发,人数多、地域广、时间长,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是东汉衰亡的直接原因。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三国鼎立  1、官渡之战:东汉末年,北方军阀长期割据混战,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公元200年袁绍与曹操展开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处于有利地位;经济上:实行屯田,恢复农业生产;军事上:官渡之战打败曹操。  3、赤壁之战: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进一步统一全国。公元208年曹操与孙刘联军展开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4、三国鼎立:220年,曹丕称帝,定城洛阳,魏国建立;221年,刘备称帝,定城成都,蜀国建立;222年,孙权称王,定城建业,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5、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形成局部性统一,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为西晋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晋朝的兴灭  1、西晋: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280年,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  2、统治阶级在政治上昏庸腐朽,生活奢侈,晋惠帝时发生八王之乱,西晋迅速走向衰落,于公元316年灭亡。  3、东晋: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  4、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  在七年级我们刚刚开始学历史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接触朝代了,学好历史肯定离不开朝代的学习。相信大家看完这篇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应该能对我国早期国家的发展有充分的理解了。

初中英语八大时态结构及用法详解

  时态可以说是初中英语语法的半壁江山,今天给大家总结了初中英语八大时态结构及用法详解,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  初中英语八大时态结构即用法  初中英语八大时态指英语中的八个基本时态,即: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过去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  1、一般现在时:经常、反复发生的动作或行为及现在的某种状况。  基本结构:is/am/are和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否定形式:am/is/are+not;don't或doesn't+行为动词原形。  一般疑问句:is/am/are动词放于句首;若谓语动词为行为动词,用助动词do或does提问,同时还原行为动词。  2、一般过去时:过去某个时间里发生的动作或状态,过去经常性的动作或行为。  基本结构:was/were和行为动词过去式  否定形式:was/were+not;didn't+行为动词原形。  一般疑问句:was或were放于句首;用助动词did提问,同时还原行为动词。  3、现在进行时:表示现阶段或说话时正在进行的动作及行为。  基本结构:am/is/are+doing  否定形式:am/is/are+not+doing  一般疑问句:把am/is/are放于句首。  4、过去进行时:表示过去某段时间或某一时刻正在发生或进行的行为或动作。  基本结构:was/were+doing  否定形式:was/were+not+doing.  一般疑问句:把was或were放于句首。  5、一般将来时: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及打算、计划或准备做某事。  基本结构:am/is/are/going to+do;will+do  否定形式:am/is/are+not+going to+do;will not(won't)+do  一般疑问句:am/is/are、will提到句首。  6、过去将来时:立足于过去某一时刻,从过去看将来,常用于宾语从句中。  基本结构:was/were/going to+do;would+do.  否定形式:was/were/not+going to+do;would+not+do.  一般疑问句:was或were、would提到句首。  7、现在完成时:过去发生或已经完成的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结果,或从过去已经开始,持续到现在并且有可能继续下去的动作或状态。  基本结构:have/has+done  否定形式:have/has+not+done  一般疑问句:have或has提到句首。  8、过去完成时:以过去某个时间为标准,在此以前发生的动作或行为,或在过去某动作之前完成的行为,即“过去的过去”。  基本结构:had+done.  否定形式:had+not+done  一般疑问句:had放于句首。  初中英语八大时态例句  Th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un.(一般现在时)  Where did you go just now?(一般过去时)  It's getting warmer and warmer.(现在进行时)  What was she doing at nine o'clock yesterday?(过去进行时)  They will go to visit the factory tomorrow.(一般将来时)  He told me he would go to Beijing.(过去将来时)  I have lived here for more than twenty years.(现在完成时)  He had no sooner bought the car than he sold it.(过去完成时)  初中英语八大时态结构及用法详解已经为大家介绍完毕了。在学习英语语法的过程中初中英语八大时态结构及用法是重点也是难点,不仅要背下来,更重要的是要及时通过练习题来巩固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重点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点是学习历史的基础,但很多同学却在考试中屡屡出错,将年份、历史人物的知识点混淆。为了帮助同学们学好初中历史,小编将七年级上册历史重点知识点总结成下文,以供大家复习。  七年级上册历史重点——商鞅变法  1、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2、背景: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3、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4、商鞅变法的内容:  政治: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最能体现变法性质);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  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5、作用: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的影响:中国确立了封建制度  七年级上册历史重点——百家争鸣  1、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  2、主要思想派别、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墨家:创始人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儒家:创始人孔子,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以德治国;代表人物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代表人物荀子,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道家:创始人老子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代表人物庄子,主张治国要顺应民心。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兵家:代表人物孙武,军事家,《孙子兵法》。  3、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七年级上册历史重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政治:实施“推恩令”(提出者:主父偃):允许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建立刺史制度:监视地方官吏、豪强。通过这些措施,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者:董仲舒):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经济:中央统一铸造五株钱,实行盐铁官营和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对外关系:派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开通。  2、评价汉武帝:汉武帝是我国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采取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这些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且对封建社会历史起了推动作用。  七年级上册历史重点——民族交融  1、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东汉、魏、晋时期,氐族和羌族,由西南东迁入陕西关中;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鲜卑族迁到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  2、北魏孝文帝改革:4世纪后期,鲜卑族建立,439年统一北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494年迁都洛阳;改说汉语;改穿汉服;改用汉姓;鼓励与汉族联姻;用汉制,学汉礼。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特点: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缓和。影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  这篇文章总结了七年级上册历史重点知识点,适合考生们用作考前复习资料。初中历史知识点比较多,而且这些知识点很容易就会记混淆,所以同学们平时要注重对知识点的总结和整理,这样在考试的时候才能迅速、准确地回忆起来。

初中英语重点短语汇总

  英语的学习是以单词、短语、词组为基础的,因此要想学好英语,那就离不开短语。本文汇总了初中英语重点短语,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完成复习。  初中英语重点短语及其用法  1、动词+介词。此类短语相当于及物动词,其后必须带宾语。  2、动词+副词。及物动词+副词可以带宾语,当宾语是人称代词时要放在副词的前面;不及物动词+副词不可以带宾语。  3、介词短语。介词和名词、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其他词类、短语或从句构成介词词组,在句中作状语,表语,补语或介词宾语。  4、固定搭配。英语短语中还有一类是属于约定俗成的固定搭配,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  初中英语重点短语汇总  下面给大家整理几组考试中比较常见的初中英语重点短语:  do well in=be good at擅长于做某事  take part in参加  set out出发  all right行了,好吧  break away from脱离……  come true变为现实,成为事实  take it easy别紧张  get on with sb.与……相处  live in+大地方/at+小地方居住在某地  be bad for对什么有害  on the other side of在……另一边  from now on从现在起  look for寻找  think over仔细考虑  take care of关心,照顾,保管  have a lesson(lessons)/a meeting上课/开会  get on/off上/下车  以上这些短语都是初中英语重点短语,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并掌握其用法。学习短语要像学习单词那样,不停地记忆来加深印象和理解,尤其初中英语重点短语必须多背几遍。
相关推荐

复习阶段的注意事项,关于复习的几点建议

中学生增强自制力的5个方法,如何提高自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