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总结,实验专题归纳

作者:陈泽婉
文章来源:星火网校
最新编辑时间: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大多数物理规律都是科学家们通过无数次的实验得出来的,因此学好初中物理要从实验入手。本文将初中物理实验总结如下,希望能帮助提高同学们的解题水平。




  初二物理实验总结


  一、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

  1、实验器材:薄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火柴,刻度尺,一张白纸,笔。

  2、操作步骤:实验时,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将玻璃板竖直放在白纸上,点燃蜡烛法现玻璃板的后面有蜡烛的像,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具体做法是移动另一侧未点燃的蜡烛,直至与像完全重合,用笔在白纸上做出标记。

  3、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与像成正立、等大、左右相反的虚像,物与像对应点的连线垂直平面镜,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多次测量的目的: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二、测物体的密度

  1、原理:ρ=m/v。

  2、实验步骤:用天平测质量:使用天平前先观察量程和分度值,估测物体质量;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左端零刻度处,在调节平衡螺母,时指针指在分度标尺中央红线处。或指针在中央红线左右摆动幅度相同;称量过程中用镊子夹取砝码,左物右码,先大后小,最后移动游码,直至天平水平平衡;读数=砝码+游码。用量筒测物体体积:先观察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要与凹面底部或凸面顶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三、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1、测量原理:二力平衡

  2、实验步骤: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且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四、探究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

  1、实验前的两个操作:先检查U型管左右两边的液面是否相平。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实验结论: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比较乙丙实验结论是: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

  五、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1、猜想: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

  2、实验结论: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初三物理实验总结


  一、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安装装置。

  2、在水沸腾过程中,水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从实验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100℃。

  3、如果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碰到容器底,会导致测量值偏大。

  二、测灯泡的额定功率

  1、原理:P=UI

  2、电器的额定功率是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

  3、滑动变阻器的作用:①保护电路;②将小灯泡两端电压调成额定电压。

  三、探究通电螺线管磁性大小的影响因素

  1、原理:电流的磁效应。

  2、实验结论:螺线管匝数的多少;螺线管中有无铁芯;螺线管中通的电流的大小。

  四、探究电磁感应现象

  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电路必须闭合;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2、电流计指针不偏转的原因:导体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没闭合;产生电流太小。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总结


  1、控制变量法:当研究某一物理量的影响因素,一般改变一个变量,其他保持不变,从而得出物理量和改变量的关系。

  2、等效替代法。

  3、对比法,也叫做比较法。

  4、推理法。有一些物理问题无法通过实验来证明,只能利用现有的实验结果进行推理。

  5、模拟法。

  6、类比法。

  7、转换法。对于不能直接观察认识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它所产生的作用或者其他途径来反映它。

  8、观察法。

  9、分析归纳法。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物理实验总结。在物理考试中实验题所占的比重不容小视,不仅考查了所学的知识点,也考查学生们的能力,而且实验题也十分注重细节,因此这份初中物理实验总结一定要认认真真看完哦。

延伸阅读

议论文阅读理解知识点汇总和答题技巧总结

  议论文是一种剖析事物,发表意见的文体。为了帮助大家可以快速读懂议论文,小编将议论文阅读理解知识点汇总和答题技巧总结成下文。  议论文阅读理解知识点  议论文阅读理解相对其他文体来说难度稍高,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基础知识点:  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3、论据是指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论据有两种形式: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事例、史料、统计数据等;道理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  4、论证指的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沟通论点和论据之间的桥梁。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论证,理论论证,因果论证。  议论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1、论点可以直接提出,也可以隐含在文中。中心论点的识别方法:一看题目,题目中有谈、论、说、议的一般是论题;二看首尾,首尾的中心句可能是论点;三看是否是明确的判断;四看是否统帅全文;五看论据证明的观点。  2、论据类问题有3个答题要点:明确论据类型;具体分析作用;围绕中心论点补充论据。  3、论证方法类问题的答题要点:论证方法+观点+效果。  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对比论证:通过对比突出强调某一观点。  4、开放性题目的答题要点:找准文章的论点;结合全文阐述论点的由来;联系实际,运用合适的论据分析;提出个人的设想或发出号召。  以上就是议论文阅读理解知识点汇总和答题技巧总结。语文考试中如果遇到议论文,不要慌张,运用今天学到的议论文阅读理解知识点和答题技巧就能轻松解决了。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作为重点和难点,需要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小编整理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主要内容,以帮助大家掌握它。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步骤    1、实验器材组装: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光屏和凸透镜的高度,使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高度。    2、由大到小的改变物距,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清晰的像为止。    3、观察所成像的特点,并将物距、像距和成像特点记入表格。    4、实验完成后熄灭蜡烛并整理仪器。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过程中收集的证据,可以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2f点是成放大、缩小实像的分界点;f点是成实像、虚像的分界点,焦点之内不成像。    2、实像都是倒立的,且物与像在透镜的两侧;虚像都是正的,且物与像在透镜的同侧。    3、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远离 透镜,且像的大小变大;成实像时,物体远离透镜,像靠近透镜,且像的大小变小。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常见问题    1、蜡烛是实验的主要用具,但由于蜡烛的火焰摇摆不定,难以快速并准确的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图像。    2、实验使用白板来作为光屏,在判断成像与实物图的大小时,多是进行估算,准确度不高,这直接影响了实验的严谨性。    3、为掌握实验规律,学生需要采集大量数据来分析,在此过程中需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最终整理实验数据时,如果有误差较大的数据有可能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相关的知识点,这是初中阶段一个难度大但比较重要的物理实验,因此同学们要认真学习,并最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动手做一做实验。

初中英语八大时态结构及用法详解

  时态可以说是初中英语语法的半壁江山,今天给大家总结了初中英语八大时态结构及用法详解,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  初中英语八大时态结构即用法  初中英语八大时态指英语中的八个基本时态,即: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过去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  1、一般现在时:经常、反复发生的动作或行为及现在的某种状况。  基本结构:is/am/are和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否定形式:am/is/are+not;don't或doesn't+行为动词原形。  一般疑问句:is/am/are动词放于句首;若谓语动词为行为动词,用助动词do或does提问,同时还原行为动词。  2、一般过去时:过去某个时间里发生的动作或状态,过去经常性的动作或行为。  基本结构:was/were和行为动词过去式  否定形式:was/were+not;didn't+行为动词原形。  一般疑问句:was或were放于句首;用助动词did提问,同时还原行为动词。  3、现在进行时:表示现阶段或说话时正在进行的动作及行为。  基本结构:am/is/are+doing  否定形式:am/is/are+not+doing  一般疑问句:把am/is/are放于句首。  4、过去进行时:表示过去某段时间或某一时刻正在发生或进行的行为或动作。  基本结构:was/were+doing  否定形式:was/were+not+doing.  一般疑问句:把was或were放于句首。  5、一般将来时: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及打算、计划或准备做某事。  基本结构:am/is/are/going to+do;will+do  否定形式:am/is/are+not+going to+do;will not(won't)+do  一般疑问句:am/is/are、will提到句首。  6、过去将来时:立足于过去某一时刻,从过去看将来,常用于宾语从句中。  基本结构:was/were/going to+do;would+do.  否定形式:was/were/not+going to+do;would+not+do.  一般疑问句:was或were、would提到句首。  7、现在完成时:过去发生或已经完成的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结果,或从过去已经开始,持续到现在并且有可能继续下去的动作或状态。  基本结构:have/has+done  否定形式:have/has+not+done  一般疑问句:have或has提到句首。  8、过去完成时:以过去某个时间为标准,在此以前发生的动作或行为,或在过去某动作之前完成的行为,即“过去的过去”。  基本结构:had+done.  否定形式:had+not+done  一般疑问句:had放于句首。  初中英语八大时态例句  Th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un.(一般现在时)  Where did you go just now?(一般过去时)  It's getting warmer and warmer.(现在进行时)  What was she doing at nine o'clock yesterday?(过去进行时)  They will go to visit the factory tomorrow.(一般将来时)  He told me he would go to Beijing.(过去将来时)  I have lived here for more than twenty years.(现在完成时)  He had no sooner bought the car than he sold it.(过去完成时)  初中英语八大时态结构及用法详解已经为大家介绍完毕了。在学习英语语法的过程中初中英语八大时态结构及用法是重点也是难点,不仅要背下来,更重要的是要及时通过练习题来巩固知识点。

物理实验仪器及其工作原理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目,因此本文在此介绍几种在实验中常见的物理实验仪器及其工作原理,并归纳考试中考生易错的点。    弹簧测力计及其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使用方法:明确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分度值,测量前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滑动变阻器及其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使用方法:测量前观察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即变阻范围),注意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使用前先将变阻器的电阻调到最大值,连接时注意一上一下,将整个线圈连入电路。    温度计及其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使用方法: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量程适当的温度计,并看清最小分度值。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待示数稳定后在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要与温度计液面齐平。    天平及其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杠杆的平衡条件。    使用方法:测量前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零刻度线上,调节横梁螺母,使指针对准标尺中央。测量时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增减砝码,配合调节游码使天平回复平衡,被测物体的质量就等于右盘内砝码加上游码所标识的总质量。    常见物理实验仪器及其工作原理如上文所示。要想解决物理实验题,相关物理实验仪器及其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一定要记住,很多同学都会在这里丢分,因此一定要注意。

初中物理实验相关知识汇总

  初中物理实验题是重点难点,因此学好物理要从实验入手。本文将初中物理实验汇总整理如下,希望能帮助提高同学们的解决实验题的解题水平。  初二物理实验汇总  一、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  1、多次测量的目的: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2、操作步骤:实验时,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将玻璃板竖直放在白纸上,点燃蜡烛法现玻璃板的后面有蜡烛的像,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具体做法是移动另一侧未点燃的蜡烛,直至与像完全重合,用笔在白纸上做出标记。  3、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与像成正立、等大、左右相反的虚像,物与像对应点的连线垂直平面镜,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二、测物体的密度  1、原理:ρ=m/v。  2、实验步骤:用天平测质量:使用天平前先观察量程和分度值,估测物体质量;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左端零刻度处,在调节平衡螺母,时指针指在分度标尺中央红线处。或指针在中央红线左右摆动幅度相同;称量过程中用镊子夹取砝码,左物右码,先大后小,最后移动游码,直至天平水平平衡;读数=砝码+游码。用量筒测物体体积:先观察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要与凹面底部或凸面顶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三、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1、测量原理:二力平衡  2、实验步骤: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且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四、探究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  1、实验前的两个操作:先检查U型管左右两边的液面是否相平。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实验结论: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比较乙丙实验结论是: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  五、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1、猜想: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  2、实验结论: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初三物理实验汇总  一、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安装装置。  2、在水沸腾过程中,水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从实验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100℃。  3、如果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碰到容器底,会导致测量值偏大。  二、测灯泡的额定功率  1、原理:P=UI  2、电器的额定功率是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  3、滑动变阻器的作用:①保护电路;②将小灯泡两端电压调成额定电压。  三、探究通电螺线管磁性大小的影响因素  1、原理:电流的磁效应。  2、实验结论:螺线管匝数的多少;螺线管中有无铁芯;螺线管中通的电流的大小。  四、探究电磁感应现象  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电路必须闭合;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2、电流计指针不偏转的原因:导体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没闭合;产生电流太小。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总结  1、控制变量法:当研究某一物理量的影响因素,一般改变一个变量,其他保持不变,从而得出物理量和改变量的关系。  2、等效替代法。  3、对比法,也叫做比较法。  4、推理法。有一些物理问题无法通过实验来证明,只能利用现有的实验结果进行推理。  5、模拟法。  6、类比法。  7、转换法。对于不能直接观察认识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它所产生的作用或者其他途径来反映它。  8、观察法。  9、分析归纳法。  很多同学做不好初中物理实验题,主要原因在于不会灵活地运用知识点,所以同学们要重视实操,在上实验课时不要只顾玩耍,学习初中物理实验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相关推荐

电子数目怎么算,电子如何排布

三步看懂电路图的方法,基本电路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