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仪器及其工作原理

作者:陈泽婉
文章来源:星火网校
最新编辑时间: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目,因此本文在此介绍几种在实验中常见的物理实验仪器及其工作原理,并归纳考试中考生易错的点。



  

  弹簧测力计及其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使用方法:明确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分度值,测量前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滑动变阻器及其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使用方法:测量前观察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即变阻范围),注意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使用前先将变阻器的电阻调到最大值,连接时注意一上一下,将整个线圈连入电路。
  

  温度计及其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使用方法: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量程适当的温度计,并看清最小分度值。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待示数稳定后在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要与温度计液面齐平。
  

  天平及其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杠杆的平衡条件。
  
  使用方法:测量前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零刻度线上,调节横梁螺母,使指针对准标尺中央。测量时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增减砝码,配合调节游码使天平回复平衡,被测物体的质量就等于右盘内砝码加上游码所标识的总质量。
  
  常见物理实验仪器及其工作原理如上文所示。要想解决物理实验题,相关物理实验仪器及其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一定要记住,很多同学都会在这里丢分,因此一定要注意。

延伸阅读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作为重点和难点,需要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小编整理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主要内容,以帮助大家掌握它。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步骤    1、实验器材组装: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光屏和凸透镜的高度,使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高度。    2、由大到小的改变物距,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清晰的像为止。    3、观察所成像的特点,并将物距、像距和成像特点记入表格。    4、实验完成后熄灭蜡烛并整理仪器。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过程中收集的证据,可以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2f点是成放大、缩小实像的分界点;f点是成实像、虚像的分界点,焦点之内不成像。    2、实像都是倒立的,且物与像在透镜的两侧;虚像都是正的,且物与像在透镜的同侧。    3、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远离 透镜,且像的大小变大;成实像时,物体远离透镜,像靠近透镜,且像的大小变小。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常见问题    1、蜡烛是实验的主要用具,但由于蜡烛的火焰摇摆不定,难以快速并准确的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图像。    2、实验使用白板来作为光屏,在判断成像与实物图的大小时,多是进行估算,准确度不高,这直接影响了实验的严谨性。    3、为掌握实验规律,学生需要采集大量数据来分析,在此过程中需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最终整理实验数据时,如果有误差较大的数据有可能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相关的知识点,这是初中阶段一个难度大但比较重要的物理实验,因此同学们要认真学习,并最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动手做一做实验。

初中物理实验总结,实验专题归纳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大多数物理规律都是科学家们通过无数次的实验得出来的,因此学好初中物理要从实验入手。本文将初中物理实验总结如下,希望能帮助提高同学们的解题水平。  初二物理实验总结  一、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  1、实验器材:薄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火柴,刻度尺,一张白纸,笔。  2、操作步骤:实验时,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将玻璃板竖直放在白纸上,点燃蜡烛法现玻璃板的后面有蜡烛的像,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具体做法是移动另一侧未点燃的蜡烛,直至与像完全重合,用笔在白纸上做出标记。  3、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与像成正立、等大、左右相反的虚像,物与像对应点的连线垂直平面镜,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多次测量的目的: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二、测物体的密度  1、原理:ρ=m/v。  2、实验步骤:用天平测质量:使用天平前先观察量程和分度值,估测物体质量;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左端零刻度处,在调节平衡螺母,时指针指在分度标尺中央红线处。或指针在中央红线左右摆动幅度相同;称量过程中用镊子夹取砝码,左物右码,先大后小,最后移动游码,直至天平水平平衡;读数=砝码+游码。用量筒测物体体积:先观察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要与凹面底部或凸面顶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三、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1、测量原理:二力平衡  2、实验步骤: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且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四、探究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  1、实验前的两个操作:先检查U型管左右两边的液面是否相平。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实验结论: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比较乙丙实验结论是: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  五、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1、猜想: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  2、实验结论: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初三物理实验总结  一、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安装装置。  2、在水沸腾过程中,水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从实验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100℃。  3、如果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碰到容器底,会导致测量值偏大。  二、测灯泡的额定功率  1、原理:P=UI  2、电器的额定功率是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  3、滑动变阻器的作用:①保护电路;②将小灯泡两端电压调成额定电压。  三、探究通电螺线管磁性大小的影响因素  1、原理:电流的磁效应。  2、实验结论:螺线管匝数的多少;螺线管中有无铁芯;螺线管中通的电流的大小。  四、探究电磁感应现象  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电路必须闭合;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2、电流计指针不偏转的原因:导体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没闭合;产生电流太小。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总结  1、控制变量法:当研究某一物理量的影响因素,一般改变一个变量,其他保持不变,从而得出物理量和改变量的关系。  2、等效替代法。  3、对比法,也叫做比较法。  4、推理法。有一些物理问题无法通过实验来证明,只能利用现有的实验结果进行推理。  5、模拟法。  6、类比法。  7、转换法。对于不能直接观察认识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它所产生的作用或者其他途径来反映它。  8、观察法。  9、分析归纳法。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物理实验总结。在物理考试中实验题所占的比重不容小视,不仅考查了所学的知识点,也考查学生们的能力,而且实验题也十分注重细节,因此这份初中物理实验总结一定要认认真真看完哦。

初中物理实验相关知识汇总

  初中物理实验题是重点难点,因此学好物理要从实验入手。本文将初中物理实验汇总整理如下,希望能帮助提高同学们的解决实验题的解题水平。  初二物理实验汇总  一、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  1、多次测量的目的: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2、操作步骤:实验时,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将玻璃板竖直放在白纸上,点燃蜡烛法现玻璃板的后面有蜡烛的像,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具体做法是移动另一侧未点燃的蜡烛,直至与像完全重合,用笔在白纸上做出标记。  3、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与像成正立、等大、左右相反的虚像,物与像对应点的连线垂直平面镜,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二、测物体的密度  1、原理:ρ=m/v。  2、实验步骤:用天平测质量:使用天平前先观察量程和分度值,估测物体质量;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左端零刻度处,在调节平衡螺母,时指针指在分度标尺中央红线处。或指针在中央红线左右摆动幅度相同;称量过程中用镊子夹取砝码,左物右码,先大后小,最后移动游码,直至天平水平平衡;读数=砝码+游码。用量筒测物体体积:先观察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要与凹面底部或凸面顶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三、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1、测量原理:二力平衡  2、实验步骤: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且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四、探究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  1、实验前的两个操作:先检查U型管左右两边的液面是否相平。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实验结论: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比较乙丙实验结论是: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  五、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1、猜想: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  2、实验结论: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初三物理实验汇总  一、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安装装置。  2、在水沸腾过程中,水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从实验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100℃。  3、如果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碰到容器底,会导致测量值偏大。  二、测灯泡的额定功率  1、原理:P=UI  2、电器的额定功率是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  3、滑动变阻器的作用:①保护电路;②将小灯泡两端电压调成额定电压。  三、探究通电螺线管磁性大小的影响因素  1、原理:电流的磁效应。  2、实验结论:螺线管匝数的多少;螺线管中有无铁芯;螺线管中通的电流的大小。  四、探究电磁感应现象  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电路必须闭合;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2、电流计指针不偏转的原因:导体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没闭合;产生电流太小。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总结  1、控制变量法:当研究某一物理量的影响因素,一般改变一个变量,其他保持不变,从而得出物理量和改变量的关系。  2、等效替代法。  3、对比法,也叫做比较法。  4、推理法。有一些物理问题无法通过实验来证明,只能利用现有的实验结果进行推理。  5、模拟法。  6、类比法。  7、转换法。对于不能直接观察认识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它所产生的作用或者其他途径来反映它。  8、观察法。  9、分析归纳法。  很多同学做不好初中物理实验题,主要原因在于不会灵活地运用知识点,所以同学们要重视实操,在上实验课时不要只顾玩耍,学习初中物理实验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相关推荐

复习4大误区及应对策略,高效复习有方法

什么是噪音,控制噪音的三种途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