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是什么修辞手法

作者:陈泽婉
文章来源:星火网校
最新编辑时间:

  互文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在古汉语中比较常用到,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互文是什么修辞手法吧。



  

  互文是什么修辞手法

  
  互文的意思是“互文见义”,是在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几个并列词组或语句中,相应位置上的词语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互相隐含的意思。互文这种修辞手法有一个显著特点是:上句的词语与下句的词语互相补充才是其原意。例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中的“秦”与“汉”互补见义。即明月仍是秦汉时的明月,山关仍是秦汉时的山关,并非明月属秦关属汉。
  

  互文修辞手法的作用

  
  互文是指在有意思相对或文句相关的词句里面,前后两句词语互相呼应,互相交错,意义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炼的一种修辞手法。运用互文可以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使文章表达得更加深刻。
  

  互文修辞手法举例

  
  如《木兰辞》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几句,就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东市”“西市”“南市”“北市”组成互文,意思是跑遍了许多市集,购齐了出征所需的“骏马”“鞍鞯”“辔头”“长鞭”之物,而不是在某一个集市上只买某一样东西的意思。
  
  上文中小编讲解了互文是什么修辞手法,希望可以解决大家的疑惑。对大部分同学来说,互文的创作难度很高,但运用得当,它的艺术魅力是一般语言所无法比拟的。

延伸阅读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的知识点整理

  修辞手法是初中语文的一大考点,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小编将初中语文修辞手法的知识点整理成下文。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有哪些    初中阶段学习的修辞手法共有12种,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反问、设问、对偶、对比、引用、借代、反复、反语。下面我们来了解比较常用的初中语文修辞手法的相关知识点。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包括明喻、暗喻、借喻,可以把事物描绘得更具体形象,生动感人。    2、拟人:赋予事物人的思想和动作行为,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同时使语言生动有趣。    3、夸张:运用超出客观事实的语言来渲染强调某个事物,能增强表达效果,起到强调的作用。    4、反问:能加强语气,表达激动的感情,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5、设问:提出问题后解答,目的是为了唤起读者注意,启发思考,也有突出强调的作用。    6、反复:把某个词语或句子重复运用,能加强节奏感,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的区别    1、设问与反问的区别:设问是自问自答,反问只问不答但暗示答案。    2、排比与对偶的区别:排比是三项以上一组,对偶仅限于两项一组。    3、借代与借喻的区别:借代的借体与主体之间必须密切相连,借喻的喻体与本体之间只是相似的关系。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初中语文修辞手法的知识点,要想真正再掌握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我们还是要结合具体的语句,因此同学们课后要多找一些相关的短文和语句来阅读。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知识点:借代

  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法,在初中语文学习阶段经常会用到,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初中语文修辞手法知识点:借代。    修辞手法借代的定义    借代就是指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2、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3、具体代抽象: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更形象具体。    4、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修辞手法借代的例子    为了让同学们更容易理解,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个例子来体会借代的表达效果:    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以“朱门”借代富贵之家、“死骨”借代尸体。    2、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臧克家《有的人》    “石头”代纪念碑,含蓄地揭示出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统治者想名垂后世的美梦终将破灭。    修辞手法借代的作用    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    修辞手法借代的注意事项    1、使用借代这一修辞手法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化繁为简,并且要让读者可以快速领悟,一般有着几个特征: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借代与借喻的区别:都是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但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借喻的本体与喻体是本质不同但存在相似点的事物。    上文详细解读了初中语文修辞手法知识点:借代,关于借代这一修辞手法在实际运用时常常出现错误,因此同学们要正确理解并做好区分,建议结合具体实例来帮助理解。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知识点:对偶

  修辞手法在初中语文考试中经常会考到,今天我们要来复习的是初中语文修辞手法知识点:对偶。    修辞手法对偶的定义    对偶就是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对偶在古诗文中的运用比较广泛,严格的对偶还讲究平仄,充分利用汉语的声调。    修辞手法对偶的分类    1、从内容上进行划分:    正对偶:上下联表达的意思是同类的或相近的,是互为补充的。例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反对偶:上下联表达的意思是相反或相对的,多指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例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串对偶:即“相串成对”,它的起句与对句是从事物的发展过程说的。例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从结构上进行划分:    成分对偶。如:“峰回路转”、“晓风残月”。    句子对偶。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修辞手法对偶的作用    对偶从意义上讲前后两部分密切关联,凝练集中,有很强的概括力;从形式上看,前后两部分整齐均匀、音节和谐、具有韵律感。因此对偶具有看起来整齐醒目,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的作用。    上面为同学们概括了初中语文修辞手法对偶的相关知识点,考试中对偶的考查形式通常是判断某一个句子是否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以及对偶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知识点:比拟

  大部分同学对拟人应该很熟悉,但提起比拟可能还不够明确,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初中语文修辞手法知识点:比拟。    修辞手法比拟的定义    比拟的意思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从而凭借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例句来帮助理解:    1、“井冈山上的毛竹,同井冈山人一样坚贞不屈。”一句把竹子比做人,从而人的感情性格转用于物上。    2、“沙果笑得红了脸,西瓜笑得比蜜甜,花儿笑得分了瓣,豌豆笑得鼓鼓圆。”一句中将植物“沙果”“西瓜”“花儿”“豌豆”等都人格化了,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丰收的景象。    修辞手法比拟的分类    比拟有三种类型:    1、拟人:把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描写,使人具有物的特征;或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写;    修辞手法比拟的作用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或把事物写得栩栩如生,鲜明地表达爱憎之情,同时还可以使语言更加风趣幽默。因此,诗歌、小说、散文、寓言、童话等经常使用比拟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比拟的注意事项    1、比拟要与情境相协调,即情景交融。    2、运用比拟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比拟的拟体要符合本体的特点。    3、比拟一般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在使用比拟时要避免褒贬不当。    关于初中语文修辞手法知识点:比拟的相关内容已经归纳完毕,同学们在学习修辞手法的时候不仅要了解其用法和表达效果,还要学会正确、适当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去。

初中语文常用修辞手法辨析:反问与设问

  反问与设问这两种修辞手法,很多同学经常混淆,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初中语文常用修辞手法辨析:反问与设问。    修辞手法反问的知识点    1、定义:反问就是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    2、表达效果:反问表达的意思更坚定,使读者确信无疑,毫无辩驳、怀疑的余地,进而达到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3、例句: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修辞手法设问的知识点    1、定义:设问就是先提一个问题,然后由自己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2、表达效果: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或结论,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3、例句: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修辞手法辨析:反问与设问    很多同学会将反问与设问这两种修辞手法混淆,但他们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设问是提问+回答;反问只问不答,答案自寓其中。    2、设问语气较弱;反问语气较强。    3、设问是从正面提出问题;反问是从反面提出问题,一般要带否定副词。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初中语文常用修辞手法辨析:反问与设问的相关内容,反问与设问都是初中语文常用常考的修辞手法,因此同学们一定明确其中的区别,不要混淆了哦。
相关推荐

沧海桑田指的是什么

夜静春山空的上一句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