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作者:陈泽婉
文章来源:星火网校
最新编辑时间:

  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的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本文将带领同学们一起来了解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

  
  1、由于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危机严重。
  
  2、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4、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戊戌变法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期间颁布一系列法令,主要内容有: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虽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1、动摇了清朝政治乃至中国政治的秩序,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
  
  2、确立西方学说,西方价值观和西方标准的地位。
  
  3、使新型知识分子出现,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权。
  
  4、促进了思想解放,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了解了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相信同学们对戊戌变法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对戊戌变法这一知识点的掌握要从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进而记住其内容、发展和意义。

延伸阅读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评价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但它只维持了103天,因此又叫百日维新,那么你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吗?    戊戌变法失败的经过    1895年4月,《马关条约》的签订引起了国人的愤怒,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首的知识分子联名上书光绪帝,史称“公车上书”。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积极进行舆论宣传,创办了许多报刊、学会、学堂。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接受了维新派的建议,开始变法,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但变法遭到守旧派强烈抵制与反对,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以失败告终。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主导戊戌变法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即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实权掌握在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手中。    2、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3、过于乐观的估计改革和变法,没有打好基础就采取冒进的措施。    总结起来,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虽然戊戌变法失败了,但它仍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有进步意义,为13年之后爆发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础。

新文化运动起止时间,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是什么

  新文化运动是由一群知识分子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下面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来回顾一下新文化运动起止时间吧。  新文化运动起止时间  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上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许多知识分子纷纷加入,新文化运动规模空前,《新青年》和北大成为宣传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文化运动没有明确的终止事件和时间,新文化运动的后期进入了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并最终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科学”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四个提倡、四个反对的阐述,真正体现出了新文化运动的“新”之所在。即: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传播了西方先进思想和民主、自由的精神,培养了一大批关心国事、图存图强的现代人才。  2、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使得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3、传播了马列主义思想。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是其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  以上就是新文化运动的起止时间。新文化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是什么

  中国近代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辛丑条约》的签订    1900年英、美、法、德、俄、日、意、奥八国联军,借镇压义和团之名发动侵华战争,腐朽的清政府在战争中一败涂地后寻求和谈,并最终于1901年9月7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1、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9.8亿两。    2、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3、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4、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反帝性质的组织,保护外国人的安全,惩办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    5、总理衙门必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    《辛丑条约》的影响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衰败,丧失多项国家主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极大地损害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    上文为同学们总结了《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这是历史考试中常见的考点,希望同学们理解并熟记《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在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知识分子以及各界人士都曾经展开过爱国救亡活动,而从甲午中日战争与洋务运动的失败中,人们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等方面无法救国,因此戊戌变法应运而生,那么同学们知道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吗?    戊戌变法是什么    戊戌变法开始于1898年6月11日,是在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1、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2、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3、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4、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5、训练新式陆军海军;    6、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    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1、国内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力量弱小,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2、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掌握实权,根基难以动摇。    戊戌变法失败的直接原因:维新派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坚强的组织领导,变法脱离了广大群众,采取单纯的自上而下的“和平、合法”方式,实施措施上存在冒进现象。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得知识分子由维新转向革命,推动国内的思想解放运动,使得民主的思潮进一步传播。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一定的积极与进步意义,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彻底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奠定思想基础。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间、经过及其影响是什么

  晚晴时期英、美、法、德、俄、日、意、奥八国联军对中国进行的侵略战争,叫做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下面来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间、经过及其影响。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在1900年到1901年期间。八国联军是指以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大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为首的联军。    义和团运动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索。义和团运动以“扶清灭洋”为口号,规模迅速扩大,随后八国联军借镇压义和团之名发动了侵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经过    1900年6月17日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    6月21日,清政府向联军宣战。    8月16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慈禧太后、光绪帝和亲贵大臣出逃。    1901年9月7日和谈并签订了《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    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遭到不可估量的破坏。《辛丑条约》的签订,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还损害了国家主权,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以上就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间、经过及其影响,这些都是历史考试的重点,所以同学们要认真背起来。在记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时可以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分析,有助于记忆。
相关推荐

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的贡献是什么

5000年历史改编成顺口溜,轻松记住知识点